 | |  |
 | 【弘农杨氏】
前夏建国始初,始帝宋历廉恩科取贤,北魏名将杨尚朗曾孙杨诚籍横空夺武举魁首,岁仅十五。次年建元582年(即天龙2年)冬,夏始帝宋历廉病逝。其子宋通登基为帝,改元宣业,史称夏武帝。武帝宋通能武好战,重视军事,杨诚籍年少成名,十九岁拜四品将军,二十五岁为一营大将拜二品,三十岁封伯,领兵百战百胜,为夏武帝早年一统中原造就盛世的功勋重臣,年轻意气而风头无两。建元599年(即宣业17年),杨诚籍因副将通敌遇伏至双腿皆断,再不能行,两载后郁郁而终,其独子无用,弘农杨氏一脉式微。建元604年(即宣业22年)秋,夏武帝宋通驾崩,夏宣帝宋世劼即位后,驱逐杨诚籍遗孀及独子杨秉万至金陵,至此杨氏为白丁之身,远离庙堂。后历经改朝换代,至建元624年(即建安4年)冬,杨秉万逝世,因为前朝爵位且杨氏已出朝堂无势,爵位难袭,杨氏于金陵一地瓦灶绳床,困苦维生。
建元632年(即建安12年),杨秉万长子杨惟之以布衣白身寒窗苦读,乡试中举人,方得金陵八品主簿职。建元635年(即宝徽2年),魏成宗高景延南下金陵惩贪,杨秉万次子杨惟瑨得天子赏识征辟入朝得京职,杨惟之袭伯爵,兄弟二人得成宗重用,数年间步步高升。建元640年(即宝徽7年),成宗立北衙御府建六军为天子亲兵,杨惟瑨官至三品领左羽林军。魏僖宗高崇和登基后昏庸无度,宠信奸妃佞臣,杨惟之因谏言停职,后作歌行体诗《登高行》广为流传,其忧民之情引发众士子悲愤共鸣,而遭贬斥外放。建元650年(即显庆10年),杨惟瑨同晋王高崇泰勤王,请求诛奸佞清君侧,后因僖宗自知失德,禅位晋王高崇泰,是为今上。今上登基,颂杨氏兄弟忠义仁德并有从龙之功,召杨惟之归朝入中书省并晋江宁侯爵,擢杨惟瑨二品都督领左衙禁军并封昌元伯爵。
至明贞元年,杨氏一门双爵,文入三省,武领禁军,旧日风雪尽去,已重绽家族荣光。
「字辈」
尚志公诚秉,惟怀靖谊远,
辅嗣资廉直,匡时永信敦。
| |
 | |  |